
北京商报讯(记者 廖蒙)最新一期“麻辣粉”预告出炉。11月24日,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1月中期借贷便利(MLF)招标公告指出,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,人民银行将于11月25日,以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MLF操作,期限为1年期。
另据Wind数据,11月有9000亿元MLF到期,当月MLF净投放为1000亿元。这也是人民银行连续第九个月加量续作MLF。
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除了MLF外,人民银行还在11月5日、11月17日分别开展了7000亿元3月期、8000亿元6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,而11月买断式逆回购的到期量为10000亿元。这也意味着,当前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5000亿元,叠加MLF净投放1000亿元,11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到6000亿元,净投放规模与10月持平,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。
11月MLF继续加量,整体符合市场预期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,10月中央财政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,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,年底前会加发5000亿元地方债,11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会有明显上升。同时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,带动10月委托贷款走高后,还会进一步带动配套中长期贷款较快投放。进入11月后,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有明显增加。
“上述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,需要人民银行给予流动性支持。因此,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,人民银行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,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。这能助力政府债券发行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。”王青进一步解释道。
除了呵护市场流动性外,人民银行此举也有政策信号。在王青看来,近期宏观经济出现下行波动,当前人民银行加量续作MLF,持续较大规模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,释放了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,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,有助于稳增长、稳预期。
结合近期资金面表现来看,临近年末,资金跨年压力回升,债市情绪整体仍然偏弱。截至11月24日收盘,银存间1天质押式回购(DR001)加权平均利率报1.3187%,较前一交易日下行0.22基点;银存间7天期质押式回购(DR007)加权平均利率报1.4703%,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.95基点。
同日多数国债收益率上行,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报1.813%,上涨0.05个基点。自11月6日以来,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盘价始终维持在1.8%上方。
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势,人民银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,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,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。
王青认为,接下来人民银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、MLF两项政策工具,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,但后续加量规模较此前6000亿元的较高水平可能会有所回落。规模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年终前后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。
王青进一步指出,综合外部环境波动、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变化、物价走势,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,以“两个5000亿”政策措施推出为标志,年终前后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,核心是财政加力、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这能稳定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,在顺利完成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,推动“十五五”实现良好开局,其中降准还能兼顾春节流动性安排。由此,在人民银行降准注入较大规模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下,也不排除年终前后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相应收敛的可能。
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,人民银行流动性立场维持宽松,预计年末剩余时段人民银行大概率继续维持宽松的数量操作模式,资金面或维持相对稳健偏松走势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责任编辑:王馨茹
配资行业四大巨头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