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想都没想过,老文化馆、老邮局这些地方能变得这么漂亮,现在来打卡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!”近日,陕西紫阳县东城门社区居民李加香望着焕然一新的老街区,难掩喜悦。2025年以来,紫阳县以“提升城市承载能力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”为总目标,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,让这座山城实现“颜值”与“气质”双提升,33.4万名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增强。
紫阳县锚定“补短板、扩产能、促发展”方向,以“城市更新”为主线,系统推进城乡建设,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:谋划城乡建设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约6亿元,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%,808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有序推进,蒿坪、焕古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.69亿元,以项目建设为纽带,带动城市发展,充分彰显紫阳城市更新的力度与温度。
东城门社区改造是紫阳城市更新的典范之作,曾经网线乱拉、巷道逼仄的棚户区,如今通过外立面整治、历史建筑修缮,重现明清建筑风貌。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“推倒重建”,而是对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创新,坚持“留改拆”并举,探索出一条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的特色路径。既“增颜值”,又“提气质”,城市面貌“焕然一新”。
展开剩余59%此外,紫阳县以“三聚焦”部署下半年城市建设工作,力争实施紫阳老城记忆特色文化街区等9个重点项目,2025年总投资12.69亿元,年度投资不少于5.29亿元,推动城市更新向纵深发展。
据了解,在加快项目建设促城乡融合方面,提速生活垃圾处理场封场生态修复、老旧小区改造、高新区污水处理、仁和国际酒店、公路段至法院棚改及雨污分流工程,12月底达到既定目标;焕古镇、蒿坪镇省级示范镇年度项目12月底超额完成投资任务;10月底前完成危房改造,实现“人不住危房、危房不住人”;同步推进省级美丽宜居村、名镇名村创建,助推和美乡村建设。
城市更新不仅要“建得好”,更要“管得优”。如今的紫阳,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处处可见环卫作业身影,湿扫车、抑尘车、小型清扫车协同作业,环卫工人细致清理卫生死角,“节假日有很多游客和市民逛街游玩,我们要把路面保洁做得更细致些。”环卫工人王道康说道。该县还严控规划,查处未批先建等违建,推行垃圾分类,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,整治户外广告、占道经营及空中网线,加快园林绿化建设。同时,推进“红色物业”、健全信用体系,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检查,优化营商环境,严抓建筑工程、燃气等安全生产,以精细化管理守护城市秩序与安全。
从“老城记忆”到“未来社区”,从“城市更新”到“智慧城管”,紫阳县正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路径,统筹资源禀赋与基础条件,朝着建设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迈进,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书写崭新篇章。
(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|郭华)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行业四大巨头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