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3月16日,在解放军成功击败越南,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之后,尽管部分部队已接近越南的首都河内,但中央军委还是做出了一个坚定的决策,那就是撤回所有军队。正如邓小平所言,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“教训越南”,并非为了占领越南,而是出于对越南挑衅行为的惩戒。因此,尽管胜利在望,解放军依旧坚决撤离,给敌人留出了一线生机。
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,从根本上摧毁了越南的幻想。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,曾自认为是世界强国的越南军队遭遇了严重挫败,损失惨重。然而,虽然这场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,越南依然没有放弃其野心,在苏联的背后支持下,再度对中国边境展开了一系列的武装骚扰。随之而来的是长达十多年的冲突,尤其是“老山战役”,这一场战斗从1984年爆发,直至1993年才宣告结束,成为中越武装冲突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战役,也是伤亡最为惨重的一场。那么,究竟在这场历时十年的战役中,中越两国的具体伤亡如何呢?
1976年,越南完成南北统一,先后打败了殖民者法国和超级大国美国,国家的军事实力大幅提升。然而,随之而来的是越南的野心膨胀。加上苏联的支持,越南的目光开始转向邻国,企图进一步扩展其势力范围。此时,越南已没有了胡志明领导下的亲华政策,而黎笋上台后,开始推行排斥中国的路线。越南的华侨遭受严酷对待,许多华人被迫离开,甚至要支付“离境费”,这一系列举措令不少越南领导人心生不满,认为黎笋的做法不仅霸道,而且忘恩负义。
展开剩余73%值得一提的是,在新中国建国初期,中国给予了越南极大的援助。在中国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,提供了大量武器和物资支援,折合起来的价值超过200亿美元。特别是在越南抗法和抗美的关键时刻,中国派遣了大量军事顾问和特殊部队协助越南打击敌人。要知道,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援,越南在与法国和美国的战斗中恐怕难以胜利。
尽管如此,黎笋政府依旧选择背离中国,频繁挑起边境冲突。1977年,越南军队在黎笋的领导下,多次在中越边界发起武装挑衅,甚至对中国云南省的边境地区发动了炮击,造成了不少民众伤亡。此外,越南国内对华人的迫害愈发严重,许多无辜的华人惨遭杀害或剥夺财产。对于黎笋的行为,亲华的越南领导人武元甲大将多次提出要与中国缓和关系,但黎笋却视若无睹,甚至罢免了武元甲的国防部长职务。
到了1979年2月,邓小平决定采取强硬措施,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,彻底解决越南的挑衅问题。不到一个月,解放军便突破了越南防线,逼近河内。尽管如此,中央指示解放军撤回国内,避免了直接攻占越南首都。此时,越南的战败并未促使其政府反思,反而出于国内政治需要,黎笋政府宣称战争是越南的胜利。
然而,尽管越南一再挑衅,解放军不得不多次应战。尤其是围绕战略要地老山展开的一系列战斗,成为了中越冲突的焦点。从1984年4月起,老山战役正式爆发,战斗持续了近十年。1984至1989年间,双方的伤亡数字极为惨重,是整个战役期间最为关键和致命的时期。
1986年黎笋去世后,越南在连连失败后开始调整对华政策,并主动向中国示好。1989年,解放军也开始在老山地区采取防御性的收缩战术。然而,老山战役直至1993年2月10日才正式宣告结束,并且这场战役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和越南的关系逐步走向平稳。
至于老山战役的具体伤亡数据,由于多方面原因,资料较为零散,但可以大致推测出数字。最初,昆明军区的部队承担了主力任务,伤亡也多发生在这一阶段。随着战斗的深入,解放军调动了全国七大军区轮番参战,除了广州军区和沈阳军区外,其余军区都派遣了两到三万的部队参战,参战总人数超过15万人。根据历史资料,战斗中的解放军伤亡情况较为惨重,常常每一场战斗都有上百人伤亡,其中以济南军区的第67军伤亡最为惨重。
例如,在1985年5月,济南军区67军参加老山作战时,越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,导致这场战斗成为老山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场。解放军与越军激烈交战,最终击毙敌军4000余人,伤敌4390人,但解放军自身的牺牲也极为惨重,67军阵亡413人,伤者达1721人。整个战役的伤亡统计难以准确计算,但可以推测出在最惨烈的五年内,解放军的牺牲人数大约在2700人左右,伤者超过一万人。
从1989年以后,老山地区的战斗逐渐减少,越南和解放军的伤亡也相对较少。尽管如此,这场历时十年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许多人并未意识到,正是无数为国家和平作出牺牲的战士,才让今天的我们拥有了如此安稳的生活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行业四大巨头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